所在位置:首页 > 学术> 行业动态> 博物馆学

追溯|北疆博物院的百年藏书特色及文献价值

发布时间:2024年07月31日  作者:天津自然博物馆 张彩欣 等

【摘要】北疆博物院是天津自然博物馆的前身,由法国博物学家、昆虫学家、地质古生物学家、天主教耶稣会神甫桑志华于1914年在天津创建。在华25年间,桑志华不仅留存下20多万件自然标本,还留存有18世纪中晚期至20世纪早期的珍贵藏书1.4万余册。这些百年藏书以自然科学和汉学为主,时间跨度大,来源广泛,存世量稀少,装帧精美,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历史价值和收藏价值。

【关键词】自然博物馆;北疆博物院;桑志华;藏书


北疆博物院是天津自然博物馆的前身,由法国博物学家、昆虫学家、地质古生物学家、天主教神甫桑志华(Paul Emile Licent,1876—1952)于1914年在天津创建。桑志华于1914—1938年在华25年间,考察了中国东北、华北、西北广大地区,行程5万公里,采集了大量的地质古生物、古人类、动植物标本及人类学藏品,总计20余万件,并建立了北疆博物院。不仅收藏有15万余件现生动物标本、6万余件植物标本,还有大批地质古生物标本、新旧石器以及一定数量的中国北方人类学藏品。其间,桑志华还发现了甘肃庆阳、内蒙古萨拉乌苏河谷、河北泥河湾、山西榆社四大古哺乳动物群;在甘肃庆阳华池县发掘出土了中国第一件旧石器;在宁夏水洞沟、内蒙古萨拉乌苏河谷、陕西榆林小桥畔等地发现了大量旧石器;在萨拉乌苏河谷发现了中国第一件古人类化石——河套人牙;在中国北方地区发现了117处新石器遗址,开创了中国古哺乳动物学、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学和古人类学研究的先河,并发表了一系列藏品研究方面的重要学术著作。北疆博物院以其独特的、震惊世界的收藏和重要的国际学术影响力而享誉世界。

作为当时国际知名的研究型博物馆,北疆博物院除了上述门类众多的藏品外,还遗留有1.4万余册珍稀的百年藏书。这些藏书为当年北疆博物院科研工作的开展提供了重要的学术参考和支撑,虽历经百年变迁,仍得以完好保存,具有重大科研价值、历史价值和收藏价值。但令人遗憾的是,尚未有人对其进行系统的梳理和研究,深藏库房,甚为可惜。直到近年来,随着对北疆博物院馆藏资料的陆续挖掘、整理、保护和研究,天津自然博物馆对这批图书进行了数字化和初步整理,笔者参与该项工作并在下文将其粗浅梳理如下,希望能引起更多专家学者的关注和研究,使其能发挥应有之价值。

一、北疆博物院百年藏书的历史背景

1914年,桑志华来华,正值清王朝封建帝制大厦刚刚倾覆,民国初建,中国社会处于大变革之际。随着五四运动兴起,科学和民主逐渐传入中国,这一时期,也是中西文化深入交流、碰撞、融合的时期。桑志华将北疆博物院选址于天津,除了天津属于法国天主教耶稣会的传教区域外,桑志华认为“天津能轻易购买到所需要的各类图书资料和设备”,便于进行科学研究。1860年,天津开埠通商后,曾是英、法、美、俄、日、德、意、奥、比九国租界,有欧风美雨之浸润;又是晚清遗老遗少的蛰居之地,有封建思想文化之残余;还是民国诸多军阀政客的避难之所,为中外人士所关注。时势造就了天津这座城市的开放性、交融性和包容性,中西文化、新旧思想在这里并生共存。20世纪初,开西学风气之先的天津出现了诸多新式图书馆,如1908年建成的直隶图书馆、英法日意奥等国建立的租界图书馆、北洋西学堂图书馆、天津新学书院图书馆等。此外,天津还有很多经营中西书籍流通的民间书肆,这些都为桑志华的图书收藏提供了有利条件。

桑志华来华之初,就有建设一座研究型博物馆的规划。在华25年间,他始终将科学研究作为博物馆发展的重要目标,而进行科学研究的一项重要支撑就是收集供研究者查阅的大量相关图书资料。为此,桑志华在北疆博物院专门设置了图书资料室,搜集了大量图书资料。桑志华曾言:“图书资料室的价值为10万块大洋”,这一投入数额在当时是十分巨大的。桑志华在建设北疆博物院北楼(共三层)时,整个土建工程加上楼内所有设施设备和工作器械投入总计花费3万块大洋,而北疆博物院图书资料室的价值竟高达10万块大洋,是整个北楼建设耗资的3倍之多。由此可见,桑志华对图书资料的重视程度之高和投入力度之大。

河北献县张庄教堂是桑志华来华科考最主要的支持机构,该机构十分重视文化事业发展,不仅建设了在中外宗教界、学术界、印刷界享有很高声誉的印书馆,印刷出版各类图书,还收藏了大量中西文图书。20世纪初,张庄教堂的中西图书藏书量已经达20万册,声名显赫。桑志华经常去献县张庄教堂汇报工作、查阅搜集资料,张庄教堂为北疆博物院藏书提供了极大帮助和便利。

在西方,随着1859年达尔文《物种起源》一书的发表,进化史观在西方自然科学界和公众中都引起了巨大反响和深远影响。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自然科学界出版了大量学术著作,这为桑志华的图书收藏提供了丰富的源泉。桑志华在华期间,与法、英、比、美、俄等多国自然科学顶级研究机构始终保持密切的交流与合作,能及时获得这些科研机构最新、最权威的学术刊物和书籍,这也是北疆博物院百年藏书的一个重要来源途径。

经过不断的积淀和发展,随着藏品数量、种类的日益丰富和科研价值的彰显,北疆博物院的声誉不断提升。各国专家学者、政要、工商团体等纷纷慕名参访北疆博物院,交换或赠送图书,也大大扩展和丰富了北疆博物院藏书的数量和种类。

二、北疆博物院百年藏书概况

北疆博物院百年藏书总计14106册,这批藏书,无论是从数量、出版年代、语种、内容,还是从出版机构、签章签名、版式装帧,都独具特色,非常值得各界学者关注和研究。

藏书的出版年代集中于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初。北疆博物院百年藏书中19世纪中后期出版的藏书200余册,20世纪初出版的藏书约10000 余册,无年代标注的藏书有2000多册。此外,还收藏有少量18世纪中期出版的图书,如收藏的法国化学家、物理学家、博物学家雷奥米尔(Réaumur,1683—1756)于1734—1742年期间撰写出版的六卷本《昆虫史记》(Memoires pour servir a l'histoire des insects),距今已经近300年历史,十分珍贵。

藏书语种以外文为主,且语种丰富。北疆博物院百年藏书中98%以上为外文图书,以法语、英语、德语、拉丁语、日语、俄语、意大利语等为主,其中法语6559册,英语3912册,德语1796册、拉丁语329册,日语192册、俄语186册、意大利语137册。此外,还有汉语185册和600余册混合语种书籍及少量西班牙语、波兰语、芬兰语、丹麦语、匈牙利语、葡萄牙语、瑞典语、挪威语、马来语、克罗地亚语、以及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等语种书籍,藏书总计涵盖19个以上语种,有个别语种尚无法确认。

北疆博物院百年藏书主要是科研用书,其出版方或为世界知名机构,或为实力雄厚、历史悠久、在出版界有着重要影响的出版发行机构。藏书无论从内容的科学性、严谨性上,还是从出版质量上,都堪称一流。且不少藏书发行量不大,能留存至今,实属不易,也十分珍贵。

藏书内容以自然科学为主,其他各学科各类也均有涉及,丰富庞杂。北疆博物院百年藏书内容以地质、古生物、动植物等自然科学类为主,同时覆盖地理学、考古学、人类学、宗教学、历史学、民俗学、博物馆学、语言学、哲学、数学、物理学、化学、法学、医学、文学、经济学等诸多门类,十分丰富庞杂。

北疆博物院百年藏书主要是科研用书,其出版方或为世界知名机构,或为实力雄厚、历史悠久、在出版界有着重要影响的出版发行机构。藏书无论从内容的科学性、严谨性上,还是从出版质量上,都堪称一流。且不少藏书发行量不大,能留存至今实属不易,也十分珍贵。

藏书中不乏签章书、初版书、签名书等珍贵版本,收藏价值高。北疆博物院百年藏书中大部分都有藏书章,这些藏书章多数为北疆博物院不同时期的藏书章,部分书籍还有原藏书机构的藏书章以及图书出版发行机构的签章等。此外,这些百年藏书中还有不少油印版、创刊号和签名书。这些因素叠加,使得这批藏书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藏书装帧工艺精美、讲究。北疆博物院百年藏书中不少为精装书,有手工布面竹节装帧、皮面烫金装帧、天头烫金、书口三面刷红等,装帧工艺奢华、精美、讲究不仅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在图书装帧史方面,也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收藏价值。

三、北疆博物院百年藏书的价值

北疆博物院的百年藏书主要是桑志华在20世纪初多方搜集所得。由于藏书专业性强、涉及学科门类多、地域覆盖广,且历史久远、存世量稀少、版本珍贵。故这批藏书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自然科学史研究、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博物馆学研究、图书版本和装帧艺术研究等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在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价值

北疆博物院是一座研究型的自然历史博物馆,其藏书的第一要务是为了满足自然科学研究的需要,所以这批藏书主体以自然科学类藏书为主。这批藏书涵盖了20世纪初法国、英国、比利时、德国、奥地利、瑞士、意大利、美国等西方各国以及中国、日本、朝鲜、印度等亚洲国家在地质岩矿、古生物、动物、植物等自然科学和自然历史研究方面的最新、最权威的研究成果。

这批藏书中有来自世界权威学术机构和知名出版机构出版的自然科学经典著作、专著、自然科学系列丛书。如法国科学院、比利时皇家科学院、摩洛哥科学研究院、圣彼得堡皇家科学院、普鲁士国王学院、中国的国立北平研究院和国立中央研究院等各国国家级科研机构出版的刊物;法国教育出版社、巴黎国家出版社、法国阿曼德·科林出版社、柏林Julius Springer出版社、德国Springer-Verlag出版社、苏联国家出版社、开罗联合出版社、远东出版社、日本的平凡社、厚生阁书店以及中国的北平北堂印书馆、献县张庄教堂印书馆、上海土山湾印书馆、天津崇德堂图书部、天津印字馆、中东铁路印书局等出版机构出版的自然科学类图书。

这批藏书中还有19世纪末20世纪初来自世界各国自然专业学会(协会)大量珍贵的会刊、公报、年鉴、论文集、会议材料等。如法国地质学会、法国动物学协会、法国昆虫协会.巴黎自然地理协会、巴黎矿产工业协会、比利时生物学会、维也纳古生物学联盟、西班牙昆虫学协会、巴塞罗那自然科学协会、普鲁士国家地质局、圣彼得堡俄罗斯昆虫学会、中国地质学会、国立北平研究院动物学研究所和植物学研究所、日本古生物学会、北非自然历史协会等。这些专业学会都是在行业内有重要影响的学术团体。

这些来自世界各国的珍贵而权威的自然科学类藏书,不仅体现了当年北疆博物院对自然科学研究重视程度之高,也大大推动了其在自然科学领域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助力提升了其国际影响力。时隔百年,这批藏书仍然是当代学者进行自然科学研究的重要学术资料,也是进行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然史研究的重要史料。

(二)在考古学和人类学领域的研究价值

北疆博物院在甘肃庆阳、宁夏水洞沟、内蒙古萨拉乌苏河谷、陕西榆林等地旧石器的发掘及河套人牙化石的发现,揭开了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学和古人类研究的序幕。除了旧石器时代研究外,北疆博物院还对中国北方地区117个新石器地点进行了发掘。为了多视角进行深入研究和对比研究,桑志华还收藏有世界各地的新旧石器和世界各国关于考古学和人类学方面的多种图书资料。这些资料都反映了20世纪初世界考古学界的最新发现和最新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在欧洲考古学和人类学藏书方面,北疆博物院藏有欧洲地区的旧石器时代的洞穴、壁画、作坊、渔猎工具、女性雕塑、史前陶瓷;新石器时代研究专著、考察笔记;各种考古学、人种学年鉴;各种考古学、人类学和人种学杂志;世界各国人类学协会、史前史协会等学术组织的公报、年鉴等。

北疆博物院还收藏有中国、日本、朝鲜、越南、印度等亚洲国家的考古学资料,如远东的人类骨骼研究、古代中国的母权与图腾崇拜、中国的新石器时代、日本的考古学研究以及日本东亚考古学会、东方考古学协会、日本史前学会的出版物等。

北疆博物院还藏有一些非洲、大洋洲等地的考古学资料,如南非史前史考察、澳大利亚人类学资料等。

(三)在研究近代中西文化交流方面的价值

北疆博物院百年藏书中不乏涉及中国内容的图书,内容涵盖中国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藏书语言既有西文也有中文。这些图书资料是20世纪初西方学者了解、认识、记录中国的重要资料,是中西文化交流互鉴的有力见证,也为当代的汉学研究提供了珍贵史料。

这批百年藏书中有西方学者学习汉语的各类辞书,如法国汉学家顾赛芬(SéraphinCouvreur)1910年编辑出版《法英汉会话指南》、上海土山湾孤儿院天主教传教会印书馆1924年出版的《汉法字汇简编》等;有西方学者对中国自然地理、政治、军事、法律、贸易、铁路、邮政、历史人物、宗教建筑、民俗、古代货币、瓷器、少数民族史、考古发现、租界史等的著录。这些著作以西方学者的视角生动记录了中国的历史和风土人情,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北疆博物院院藏代表性汉学著作中,有加拿大汉学家明义士(James MellonMenzies)于1917年出版的《殷墟卜辞》(见图1),该书选登了他临摹的甲骨精品2369片,是明义士的第一部甲骨文著作,也是西方学者研究中国甲骨文的第一部著作,此书当年仅印刷了190册,非常稀有和珍贵。还有1935年出版的国际汉学最重要的学术期刊之一《华裔学志》创刊号(见图2),该杂志由辅仁大学校长、著名史学家陈垣先生亲自题写刊名,是一部至今仍在出版发行并有着重要影响的汉学期刊;有著名汉学家夏之时(Father Richard)于1908年在上海土山湾印书馆出版的《中国坤舆详志》一书,这是西方汉学家研究中国地理的较早期名著,也是研究中国近代人口流动和城市化的最早著作。此外,北疆博物院还藏有《北京博物学会会志》(后改名《北平博物杂志》)和《中国科学美术杂志》(后改名《中国杂志》)等多卷多刊,这些都是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汉学杂志。

北疆博物院还收藏有1907年出版的《大清邮政局名》(LIST OF IMPERIAL POSTOFFICES)、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时间跨度30余年的徐家汇观象台多部年鉴、藏族、蒙古族、苗族等中国少数民族内容的书籍以及龙门石窟等宗教建筑类书籍。

(四)在博物馆学研究方面的价值

桑志华作为北疆博物院院长,十分关注国际上同类博物馆的收藏、研究和开放状况。北疆博物院百年藏书中,收藏了一定数量的世界各国自然类博物馆和人类学博物馆的藏品、公报、年鉴、笔记等资料,这些资料不仅是了解20世纪初世界博物馆界藏品收藏、研究和展示的重要资料,也是博物馆学史研究的重要史料。

这些资料来源广泛,涉及多所世界知名博物馆,如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比利时皇家自然历史博物馆、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瑞士日内瓦自然历史博物馆、汉堡动物学博物馆、鲁汶煤矿博物馆、开罗地质博物馆、法国特罗卡德罗人种学博物馆、马赛科学院殖民博物馆、布鲁塞尔博物馆、维多利亚纪念博物馆、刚果博物馆以及俄罗斯、日本印度等地的博物馆等。

中国境内的博物馆也是桑志华非常关注的。北疆博物院收藏有上海震旦博物院的多卷昆虫学和哺乳动物学笔记,通过这些笔记可以了解该院的收藏情况;收藏有1936年胡肇椿、曹春霆编著的上海市博物馆丛书《古物之修复与保存》一书,该书是中国博物馆关于文物修复与保护的早期著作;收藏有英国汉学家、博物学家苏柯仁(Arthur deCarle Sowerby)1936年编著的《上海博物院指南--中国的自然历史》一书,该书全面介绍了上海博物院(亚洲文会博物馆)的收藏和展示情况,是研究该博物馆的重要历史资料。北疆博物院还积极参加中国博物馆界的活动,应邀参加了1935年5月18日中国博物馆协会在北京举行的成立大会,并收藏有1935年出版的《中国博物馆协会会报》创刊号及二、三、四期,这是中国博物馆协会创建初期的重要资料,是研究中国博物馆史的重要史料。

北疆博物馆藏书中还有一类特别的收藏,如北疆博物院历年印刷出版的院刊、博物院参观指南、桑志华的博士论文、参加学术会议的资料等书籍和刊物,这些都是研究北疆博物院历史的重要资料。

(五)在图书收藏上的价值

北疆博物院百年藏书除了科研实用功能外,还有很多具有收藏价值的藏书。1930年,日本平凡社出版的辻永著的《万花图鉴》就是这样一套具有实用兼收藏价值的图书,该书大16开、精装、函套8册、天头刷金,收录有彩色图版的花卉图案1024种,非常精美,具有很高收藏价值。

除了风格各异的精装书外,北疆博物院的百年藏书中大都有北疆博物院不同历史时期的“黄河白河博物馆”藏书章,有的还有原收藏机构的藏书章和出售机构的印章,有很大的收藏价值和书籍流通方面的研究价值。

北疆博物院是一座研究型博物馆,深受国际知名专家学者的青睐和关注,国际交往密切,因此这批藏书中不乏赠书、交换书和签名书。如美国中亚探险队组织者安德鲁斯(RoyChaman Andrews)和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Sven Hedin)等科学家赠送给北疆博物院的签名书等,十分珍贵。

北疆博物院还收藏了一些经典版本,如《不列颠百科全书》第11版,共29卷本。这版百科全书被世人誉为《不列颠百科全书》出版史上的经典版,全书内容既保留了学术上的严谨性,又增加了可读性,于1910年、1911年陆续出版,“可能是《不列颠百科全书》到那时为止最好的一版”。

北疆博物院藏书中也不乏专门用于收藏的书籍,这些图书很多书页没有切开,处于连页状态,明显用于收藏。

综上所述,北疆博物院的这批百年藏书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历史价值和收藏价值,是一份独特而丰厚的自然和人文历史遗产。近年来,在国家文物局的支持下,天津自然博物馆投入大量经费对这批百年藏书开展了系统性的预防性保护、整理和数字化工作,为后续有效利用定了良好基础。期待有更多的学者关注和研究,使这批珍贵的藏书史料更充分地发掘其研究价值。


作者:张彩欣 王昕 宋雅楠 张洪涛

来源(《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2024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