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学术> 行业动态> 博物馆学

第四届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博物馆联盟大会暨学术研讨会召开

发布时间:2024年10月23日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博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积极响应中国文博事业发展新形势,推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博物馆的区域间联动发展,10月22日,“推动文化传承发展 共话博物馆未来——第四届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博物馆联盟大会暨学术研讨会”在天津召开。来自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近70家博物馆120位博物馆管理者及相关业务人员参会。

本次大会公布了新入盟成员名单,来自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的48家文博单位正式入盟,使得联盟成员增至168家。研讨会上,国际博物馆协会亚太地区联盟主席、上海大学教授安来顺与来自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博物馆的九位嘉宾围绕“推动文化传承,共话博物馆未来”的主题进行了主旨发言。在分论坛研讨中,全体与会代表从“博物馆与文化传承”“博物馆与公共服务”“博物馆与文化创意”三方面展开高水平、深层次的交流与研讨。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博物馆联盟成立于2018年,旨在探索更适应新时代要求、更符合新发展理念和更具创新活力的行业发展新方向,共同开创更加开放、更重实效的中国文博事业发展新局面。

国家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罗文利在此次会议上表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达、文博资源富集地区。三个区域博物馆联盟凝聚的是博物馆人的集体智慧与创造力,希望以本次大会为契机,通力协作,推动博物馆事业持续高质量发展,增强优质供给能力,加强资源整合,加速资源流动,强化体制机制创新,扩大对外交流合作。

“如何更好地满足人民文化生活需求、更好地与社会的多元文化诉求相呼应,是切实摆在新时代博物馆人面前的重要课题。单一博物馆的力量是有限的,我们要努力凝聚博物馆力量,发挥矩阵式的规模效应。如此考量之下,联盟应运而生。”天津博物馆馆长姚旸说,“大家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弥补单体博物馆发展过程中的功能性不足和能力限制,以便更好地在推动文化传承发展上发挥博物馆功能。”

在采访中,多位联盟单位有关负责人认为,联盟搭建起推动博物馆交流合作的广阔平台。广东省博物馆副馆长陈邵峰说:“我们和包括天津博物馆在内的联盟单位交流密切。前不久我们还从天津博物馆借展了一些华嵒的作品,在我馆推出的华嵒绘画大展中展出。今后我们还计划在以‘一带一路’为主题的展览、研究等方面和联盟内博物馆开展合作。”

苏州博物馆馆长谢晓婷坦言,得益于联盟的平台,许多藏品借展、人员培训等方面的互融互通得以实现,让他们获益良多。她以和天津博物馆的合作举例:“我们即将合作推出一款‘唐寅扇面’的文创产品,一面是苏州博物馆的唐寅绘画,另一面是天津博物馆的唐寅书法。我们准备举办的拙政园相关主题展览也计划从天津博物馆借一批书画展品。”

姚旸介绍,联盟内的合作在展览方面十分突出,促成了很多融合多方优势文物资源的展览。例如天津博物馆正在展出的“千年瓷韵 淬火融光”——京津冀古代名窑瓷器展,就是集合了三地多家文博收藏机构的代表性瓷器。“在这次会议上,我们与首都博物馆、福建博物院、广东省博物馆等进行展览合作与引进方面的洽谈和对接。联盟让我们更广泛地联合文博力量,也不断扩展自身的影响辐射范围,比如把天津博物馆的优势展览和社教活动推广到更多的联盟单位,让更多外地观众了解天津深厚的文化底蕴。”(2024年10月23日09:07 | 来源 天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