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冀科普校园行,奏响党建新华章
发布时间:2021年04月30日 作者:张晓军
为贯彻落实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推进科技创新发展,营造良好科普环境,4月26日—30日,为期5日的“京冀实事助学—自然天文科普进校园”公益活动在河北省保定市的博野县、阜平县展开,该活动由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和实事助学基金会共同主办,北京自然博物馆和北京天文馆共同参与。
4月26日在博野县白塔明德小学举办了简短的开幕式,出席开幕式的领导和嘉宾有:实事助学基金会理事长朱蕤、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领导卢宇国、河北省教育厅副厅长韩俊兰、保定市政府副市长李强等。卢宇国同志代表我院在开幕式上致辞。卢局指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指出的,“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要从娃娃抓起,使他们更多了解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形成一大批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通过此次科普活动,期望在孩子们心里种下科学好奇心的种子,这是北科院党组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和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具体实践。北京自然博物馆书记李丽向实事助学基金会和四所学校赠送了由北京自然博物馆研发的15部科学视频短片《藏品在说话》。该系列视频是从北京自然博物馆30多万件藏品中甄选出具有独特魅力和影响力的珍贵标本,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匠心铸就精品,实现了京冀两地青少年同步共享科普大餐。北京市扶贫支援办公室、北京北科控股管理中心、保定市教育局、博野县和阜平县教体局领导一同见证。
北京自然博物馆和北京天文馆的科普工作者们不辞辛劳,团结协作,在四天中长途跋涉,从博野县白塔明德小学、教职中心、兴华小学到阜平县史家寨学校、城南庄八一希望小学、温塘小学,以饱满的精神和高涨的科普热情,克服大风天气,为当地师生带来了“中生代王者归来”球幕影片、模拟星空演示、自然天文专题展览、科普车互动体验、望远镜互动体验、科普讲座、科学实验、传统拓印等经典的科普活动。活动以多元化、多层次的科普服务形式,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习兴趣,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宣传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赢得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据统计,先后共有来自16所学校约7100人次师生参观体验。
4月29-30日,北京自然博物馆党总支在阜平城南庄开展了“不忘科普初心,牢记百年使命”主题党日活动,支部书记、支部委员、党员及科普工作者在革命老区点燃科普圣火,继承革命精神,实现党建工作与科普活动深度融合。
本次公益活动展现了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科普品牌的特色魅力,弘扬了实事助学基金会“科技助学”的科学理念,搭建了京冀两地科技资源交流共享的平台,对于提升全民科学素养、促进京冀两地科技教育融合协同发展以及助力我国实现2035远景目标具有深远意义。
图1: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领导卢宇国同志在开幕式致辞
图2 北京自然博物馆李丽书记向四所学校捐赠科普视频片《藏品有话说》
图3 北京自然博物馆和北京天文馆携手开展科普活动
图4 北京自然博物馆互动科普体验课之恐龙脚印
图5 学生们在观察三角龙模型
图6 科学实验课《呼吸系统》教学环节
图7 自然科普讲座之《植物的奥秘》
图8 北京自然博物馆科技辅导员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