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这“一线”到底有多长?
发布时间:2019年12月30日 作者:尹超(志愿者) 北京自然博物馆志愿者
“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这里的“长一线”指的是农村家庭妇女们专用的计时方式。
在早前的社会,人们做针线,缝被子,虽然没有准确的测量,但农村妇女们却有自己的办法。她们在纳鞋底时要一直将线穿过来穿出去,所以线的长度并不会太长,一般在一米左右。因为经常做针线活,所以用完一根线的时间并不会太长,一般在十来分钟左右。
所以“一天长一线”的意思是白天的时间要比前一天长十分钟左右。因此农谚所说的“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就是过了冬至这一天,白天就会开始慢慢变长。
但是问题来了,每天白昼真的会长出十分钟吗?
▲ 冬至日(12 月 21 或 22 日)地球不同地点白昼长度。图片来源:
http://m.sohu.com/a/122189617_549536。
其实各地纬度不同,这“一线”长度也是不同的,就以北京为例,冬至日的日出和日落时间分别是 7:30 和 16:30;夏至日的日出和日落时间分别是 4:30 和 19:30,可以看出冬至日白昼时间比夏至日短了 6 个小时。而两个节气大约相隔 182 天,因此简单计算就是过了冬至,每天白昼大约多了 2 分钟。也就说在北纬 40 度左右,每日长出的一线只有 2 分钟。
▲ 北极圈内极夜地区只有出了极夜才“一天长一线”。图片来源:
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16-01/27/c_128674631_20.htm。
但是不同纬度这“一线”长度是不同的,比如赤道地区就没有“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的现象,因为赤道上昼夜永远平分。
在北极圈内,有极昼和极夜,因此在冬至前后几天内只有黑夜,而在夏至日前后几天内每天只有白昼。但是过了极夜期后每天长的这“一线”要比北京的“一线”长。
当然,在南半球,我们所谓的冬至日其实对于那边是夏至日,因此过了 12 月 21 或 22 日,那里是“吃了夏至面,一天短一线”。
撰稿 | 尹超(志愿者)
图片处理 | 张静宇(志愿者)
责任编辑 | 张静宇(志愿者)